我前一陣子,在逛街美國商店 Target
我發現,望眼看過去,突然商品擺設很明顯地看到
很多可口可樂罐是有印上不同的名字。
心想,真的有人會尋找自己的名字嗎??
後來轉個身,
發現一家人在很開心地互相找自己的可樂名字。甚至也在找他們所有認識的人名字的可樂。
後來我也好奇地靠近,拿起可樂,發現罐子上寫的是 Share a Coke with ________
(與_______分享可樂)
在Pinterest 上看到,有人寫
“我和我媽媽在逛街,我本來什麼都不想買,但是我看到這個,我真的不得不買”
note: Sebastian 其實算是一個蠻特別的名字。
這是2014年從澳洲當地可口可樂品牌行銷總裁興起的活動。
他們做過調查,幾乎一半的青少年從來沒有喝過可口可樂。
他們必須採取行動,重新與群眾搭起橋樑。
他們決定用Personal 個人化 引起群眾注意。
“We gave consumers an opportunity to express themselves
through a bottle of Coke, and to share the experience with someone else.”
我們給客戶一個機會從一瓶可口可樂也可以表現自己,並且分享經驗。
至少從澳洲的數據來看,
沒想到可口可樂銷售量本來每年一直下降,結果多年來第一次成長4%
臉書的網路流量整整提升840%
12,020,000 次的社群關注。
378,000 的特殊名字被印在可口可樂瓶罐上。
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整個國家到處都可以看到可口可樂紅色罐子。
成功的成為現代文化之一。
因為澳洲的成功案例,結果此行銷策略也散佈到全世界,
甚至幾年後,客戶還一直希望此活動重新開啟。
甚至也開啟了,給予客戶到網站訂做有印自己的特殊名字的可口可樂瓶子。
我學到三個啟發
1. 對你的群眾做調查
我想可口可樂這次品牌策劃非常成功的是因為他們真的深入想去瞭解客戶的需求。
有時候品牌行銷的出發點不能只是比創意而是到底有沒有傳達的客戶的心理。
可口可樂多年來很成功的製造一個讓年輕人愛上它的形象,但是一直沒辦法讓客戶想要購買的慾望。
直到這次行銷活動,他們知道“名字”是最抵擋不了的親近力。
每個人都想要擁有個人化的東西。
也因為社群軟體的發達,每個有在用社群軟體的人,
其實都在經營一個個人品牌。
因為可口可樂知道現在的人,真正在乎的是自己的獨立特別性。
可口可樂甚至搜尋出最常用的名字。知道只要印出這150個名字,就可以傳達到42%的人口。
我們做個人行銷的,也可以用問卷或是數據去觀察到底我們群眾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2. 分享的強大力量
其實市面上常常看到個人化,有英文名子的產品。
但是我覺得可口可樂很特別的是,他寫著”Share a Coke”
就是表示要鼓勵互動,分享愛與快樂。
而不是買了這個可口可樂自己表留。
分享在社群,分享給朋友都是很快樂的一件事。
也無形之中替可口可樂做了免費的行銷。
- 總共500,000 照片被分享在網路上用了 hashtag #shareacoke
- 客戶從2015年分享了六百萬瓶的可樂
- 可口可樂官方臉書粉絲頁因為此活動增加了兩千五百萬粉絲
我希望可以在我的事業上開始思考讓人更想要分享我給予資訊的理由。
譬如,讓他們產生認同的的話題,或是希望別人也關注到的話題。
3. 個人化的重要性
有幾個朋友在賣衣服,每天廣告平均花三百美金。
我看到他們設計的衣服,
譬如上面寫著,
我是一位出身於八零年代的老師。
或是我一個住在加州的女工程師。
或是我是一個熱愛動物的男護士。
利用超級”個人化“的切入方法,讓對方覺得你就是在講他,就可以找到精準客戶。
我覺得其實從可口可樂這次成功的行銷活動,
我也可以簡單的執行在我的事業,也就是在我的名單收集頁,還有信件,
也可以叫出對方的所在地,還有名字。
這樣一定也會更引起注意與共鳴。
這是我一定會優化與做到的!希望你也可以。
如果你喜歡我給予的目前價值,歡迎你索取我的價值$97美金 的電子書。
限時免費索取。
Leave a Reply